1、LNB是机顶盒设计中的重要部分,理解LNB工作机制和类型有助于我们在调试代码的时候更快定位到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几个概念:机顶盒上能够接收的中段频率范围:950-2150 MHZ
2、频率计算:C段输出中频=本振频率 - 下行频率 Ku段输出中频=下行频率- 本振频率
3、波段下行频率范围:
C波段: 3.4-GHz至4.2GHz ( 差值800MHz),依据本振5150MHz结合计算中频950至1750,满足覆盖C波段全范围Ku波段10.7GHz至12.75GHz(差值2000MHz),其中1070011700MH2为低频段: 1170012750MHz为高频段所以在ALI工程中有一个宏KU LNB 22K EDGE FREQUENCY 11700,用于判断在ku波段中切换木振。
同上例可知Ku波段无法通过一个本振覆盖全部范围,同理可知本振两个极值计算为:低本振 : 10700-950 = 9750(MAX)、高本振 :12750-2150 = 10600(MIN)(上述高本振以2150为边界高本振,还有以950为中频边界的,此时得到的本振便为11750-950=10750。
基础总结
Ku波段: 下行频率-本振 = 中频(接收机接收的频率范围) (min,max)-9750=950,2150)》(min = 10700max = 11900) 单本振9750无法覆盖(10700,12750)整个Ku波段(min ,max)-10600=(950,2150)》(min =11550,max = 12750) 结合本振10600才能完整覆盖。
C波段:本振 - 下行频率 = 中频(接收机接收的频率范围) 5150-(max ,min)=(950,2150)》(min = 3000 ,max= 4200) 5750-(max, min)=(950,2150)》(min = 3600max = 4800) C波段下行频率范围是3400~4200MHz; u段下行频率范围是1070012750MH(其中1070011800为低频段,11700~12750为高频段)
Ku波段范围比较广,无法用单个本振频率覆盖整个Ku波段的10700~12750MH2,为了能够覆盖整个Ku波段,所以就有了双本振频率的LNB,一般Ku波段有两种
双本振的LNB,即9750/10600MH和9750/10750MHz,都能覆盖整个Ku波段,一般单本振频率的LNB有两种,即10750MH和11300MH2, C波段范国比较小,用5150MH2的单本振频率就可以覆盖了,还有另外一种C波段频率5750MHz。
C波段双极性双本振单输出高频头
一般采用5150MHz、5750MHz两个本振频率对H、V极化信号作分开处理,在3.~42H范国内的两个极化信号就被分别变频为950 ~1550MH和1550 ~2150MH内互不重叠的中频频率,从而实现共用一根馈线中传送,配合接收机可同时接收到两个极化的信号。
Ku波段双极性双本振单输出高频头
常见的有9.75/10.60GH2或9.75 / 10.75GH2两个本振频率,内置0 /22k切换电路,通过卫星接收机输出的0 /22kHz脉冲来分别选择其低、高本振。
联系人:乔经理
手机:+86-19534416690
电话:+86-19534416690
邮箱:944640996@qq.com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赛格国际电子城一楼